传
统
节
日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节 历史渊源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的物候现象
一
二
三
一候蚯蚓结
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二候麋角解
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动
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冬至的传统习俗
冬至大如年
冬至诗词欣赏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
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
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
子线从南向北回。
文字编辑:郝佳文
后期制作:郝佳文
E
N
请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